“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作文教学似乎无章可循,难究其理。
学生每每感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寓,故为文要么无病呻吟,要么生拉硬拽,要么胡乱拼凑,缺少
写作素材,写作
技巧,缺少
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
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表达,应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
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
如何培养学生对
作文的
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
课程标准对
语文教师提出的
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
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
问题。在长期的作文
教学实践中,针对
初中作文教学的
现状,我做了一些粗浅的
探究:
一、
回归生活:源头活水
“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得昼夜不息。”看似寻常的生活最奇崛,要善于从生活庸常中
积累,从一滴水中看到世界,从一朵花中品味芳醇。李贺作诗的锦囊,爱迪生知识的宝碗,都应成为我们
学习的
榜样。
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就要调动学生心眼耳口鼻手等去感知真切生活,品味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汲取生活中的素材,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才能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心处处皆学问”,要让学生从一花一草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深情厚意,从同学老师那体会
关爱与温馨。只有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细心观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感知客观规律的真,与人友好的善,自由创造的美,从而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
社会的亲和力,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比如面对明月,苏轼抒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动情地说:“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从而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启迪的哲理。
在
指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个话题进行写作时,我发现与母亲朝夕相处,成天在母爱的羽翼下生活的学生却不知所言,大多
数学生都凭借
记忆中的作文书上的情节去编造,不是生病了母亲送我去医院,就是下雨天母亲给我送伞,干瘪乏味、言之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我
组织学生
开展活动,让学生走进母亲生活,通过对母亲眼神、活动、行为、举止等观察,体察母爱的
特征,并在全班建立一个档案袋,记录大家
调查的结果。除此之外,我还号召学生与母亲换位,像母亲悉心照顾自己一样,为母亲做饭、洗衣、盖被子,亲身体会母亲的艰辛与不易,结果大多数学生写得真实感人。正如李镇西《从批判走向
建设》里所写:“只要忠于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任何陈旧的作文题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和心灵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回归书本:它山之石攻玉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学生觉得写作难,是因为生活积累太少。只有调动学生自觉积累有意涵蓄的
能力,才能感知文学
艺术魅力和写作的
乐趣。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要善于从书本汲取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书本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
学生学习的根本,其中优秀人物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崇高人生观、健康学习观,从中外名人
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积累写作的素材。
如从“程门立雪”感悟尊师,从“凿壁偷光”学到刻苦求学,从“卧薪尝胆”品味励精图治,从“破釜沉舟”领悟勇于拼搏;从唐宋诗词中品味民族
文化精魂,从名言警句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名言不仅是知识传承而且是思想传承精神弘扬。鼓励学生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悟出道理。从点滴积累做起,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席勒说:“只有恒心才可以使你达到
目的,只有博学才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对知识的汲取应锲而不舍。
由于学生以往的
阅读带有随意性,无
目的性,而且过分注重情节,所以我指导学生在阅读之前,确定阅读
目标,制定周密、高效的阅读计划。在此
基础上,我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
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积累。自己可以在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好段记录在“日积月累”本上,或是做成
读书卡片,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再阅读,真正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与此同时,利用早自修、班会课的
时间,开展故事会、诗词诵读比赛、好词好句接龙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
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并在班内定期评比“阅读大王”、“积累小明星”,使学生在阅读积累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满足感。
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
修辞语句、精彩新颖的
个性化创作,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足够的“资金”。要使阅读得以升华,还得在博采众长
的基础上勤加练笔。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
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渐加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
理解,所以读完一本课外读物或是一个故事,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用笔头倾泻出来。在学了课文《丑小鸭》后,学生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读了一遍又一遍。借助学生的阅读热情,我引导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在课外阅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鹅》、《拇指姑娘》等。孩子们的心被童话占据了,他们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曲折命运时喜时悲。课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对自己喜欢的情节,讨厌或喜欢的人物高谈阔论,谈论得津津乐道。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上课铃声一响,让他们用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很乐意地进入了老师创设的写作“圈套”,一篇篇充满生气的读书体会跃然纸上了。
三、回归真情:情满于山溢于海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写过文章的人都懂得“文以情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说明了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文章。登山者情满于山,观海者情溢于海,才有华章出现。面对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
表情麻木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创作的冲动的,即使写了,也往往是平庸之作。
有了情感,才会产生不竭的灵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情感的闸门一旦被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移情于物,造天地万物与民共寻总理的感人场景,使本诗在当时纪念总理的诗山中树起一座奇峰。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写得感人至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子深情,如果没有感情,恐怕很难写出这样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在单元写作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写得尤为出色,这是因为他们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所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了。此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尽量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谈起,譬如:一部电视剧、一首歌曲、一场球赛等,都是情感的触发点。对于学生陌生的
话题作文,如“黄河”,我则利用
多媒体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为他们
创设情境,让他们在雄壮的乐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豪迈激情和英雄气概。真情无价,一旦学生的心灵之窗被打开,灵感便如火山爆发,不可遏止地涌现出来,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给学生一些自由,让他们呼吸的是馨香;给学生一些坎坷,让他们
体验的是坚强;给学生一片信赖,让他们大胆地去选择。韩少功说“选择文学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精神,选择一种生存
方式,选择一种苏醒的灵魂。”学生要自己觉得非写不可,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们的写作即使拙劣,也不失其本心,即使再幼稚也不失其纯真。总之,该反省的是我们,看我们给他们创造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语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