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语文新大纲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也提倡“新思维,新表达,新体验”,要求作文创新“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作文是极富个性的创造活动,要想作文有所创新,有个性,除了善于开发自身的写作资源,勇于袒露真实的心灵世界,深切抒写自己独特的内心感悟,大胆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文字外,还要善于打开思维的通道,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发散思维,才能有所创新。
发散思维就是观察思考某一问题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使我们的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广阔。发散思维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就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连他的头发和胡须都成为了他需要的材料。
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那就要经常开展些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打开思维的通道。我在这方面曾作过尝试,现简述如下。
一、实物联想法
即由眼前的一个实物引发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堂活动课,我手拿一个苹果,让学生盯着这个苹果,生发联想,可以由形状、颜色产生联想,也可以由外到内进行联想。这时同学们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看到这个苹果,我就想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里藏着果汁和糖份,藏着甜蜜的生活,藏着果农辛勤的汗水”、“苹果是大地之营养,日月之精华”、“苹果里藏着收获的喜悦”、“苹果里孕育着希望的种子”……我又把苹果纵切,看纵切面又像什么呢?同学们积极思考回答:“像一个蝴蝶”、“像一个面膜”、“使人想到这个苹果由原来的完美失去了完美,“像碧玉中的瑕疵、像月亮中的桂树”等,产生了许多的妙想。接着又让学生们找自己喜欢的实物进行联想并口头表述,如有的同学看到黑板生发联想:“黑板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老师和同学们在其上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黑板是一幅美妙的画,是一首无言的诗”、“黑板里渗透着老师的汗水,折射出一个个定理公式”。有的学生对粉笔、书桌、讲台、笔盒、书等产生了很多联想。这样的活动既培养
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公式联想法
即由“公式”引发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上课后,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公式W=X+Y+Z,(同学们小声议论,并努力思考)我说:黑板上这个公式并不是自然科学的定理公式,而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简洁明了地表述他对一个重大人生问题的感悟,你们知道他赋予这些字母怎样的含义吗?大家有点面面相觑。我告诉大家:“W”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方法,“Z”表示惜时,一个简单的公式能表达如此深刻的含义,这多么有趣啊!接着鼓励学生试着进行公式演化训练,并由此进行联想。我先举了个例子:1+1=1这个公式在数学上讲不能成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能成立,能解释得通,而且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它到底能表示什么含义?这时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跃跃欲试:
“表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表示只要两个人团结起来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表示南北两个半球,合起来就是我们的整个地球”;
“表示两根筷子合力能夹起一个鸡蛋”;
“表示我买了一个汉堡包,把它吃掉了”;
“表示失败加失败等于成功”……
同学们打开了思维的通道,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展开联想,列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公式来。最后每组推荐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于是有许多公式诞生了:
“我列的公式是:5-1=0。同学们都知道中考要考5科,而我外语成绩不好,如果不努力追赶,即使其他4科考得再好,也是白搭,这就叫‘前功尽弃,一切都趋于零’,所以我决心尽力学好外语。”
“我列的公式是:9-1=0。初三是我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如果我们不抓紧抓好,就很难考取理想的高中,这就意味着‘半途而废’。所以为了理想的实现,让我们一起做最后的冲刺吧。”
“我的公式是1÷2=1/2。就是说一份痛苦和不幸如果有两个人分担,不幸和痛苦不就减轻了一半吗?”
“我的公式是上课+下课=上学”……
作文就是要表现生活,要表现生活就需要认识生活,而认识生活就靠我们的感悟,善于感悟的人,他的联想能力一定很强,作文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由公式到联想再到表述,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课堂上学生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
三、就话题引发联想
即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个话题,迅速地多角度地构思立意,培养敏捷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根据一幅漫画展开联想,红色,使我们联想到火一般的热情和温暖,生活的光明与美好;蓝色,使人联想到海洋的阔大,胸怀的宽广,气魄的宏伟;而对生机勃勃的绿色,你联想到什么呢?请以“绿色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再如: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有的可爱可亲,有的可怕可鄙,请以“风”为话题,展开想象。这里同学们打开了思维的通道,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联想:有的联想到“清风”,并进一步说出了清风的四个特点:柔、轻、暖、润。有的联想到“秋风”,并说出其特点,加以赞美。有的联想到社会之风:“助学风”并举例。这样思维通道一打开,众说纷纭:学电脑风、知识竞赛风、中华养鸟风,还有许多不正之风:打麻将风、请客送礼风、求神拜佛风、追星风、追名牌风、吸毒贩黄风等,真是香风臭风,八面来风,倘若对这些风分类加以评述,不是一篇一篇好议论文吗?
我还曾以“路”为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联想。联想是丰富多彩的:大路、小路,山路、水路,直路、弯路,平坦之路、坎坷之路,现实的路、人生的路……还以“树”为话题展开联想:树与人类相生相伴,各种各样;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这样经常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能使他们的思路开阔,易于创新。
另外我还曾利用标点符号让学生联想造句。如“!”号:
“!”是给失败者敲响警钟的重锤;
“!”是成功者的欢呼,是失败者的眼泪;
“!”是水管中流下的最后一滴水;
“!”是母亲亲手给女儿盛饭的饭勺;
“!”是作家创作时的一支妙笔……
总之,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训练,只要经常开展,就会使学生的联想能力、创新能力大大提高。让学生自由联想,体现了以思维为核心的训练宗旨,也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宗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执教者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日益提高,我们的教育成果就会更加丰硕!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用联想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