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各自的
理解,悟出了不同的感受。我细细品味描写三味书屋的
读书生活片断,当时
教育的乏味不言而喻,但少年
鲁迅仍然在小小的后园里找到了似曾相识的“快乐”。反而是众多教辅材料上屡见不鲜的“对封建教育的不满”,让人感觉与《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童年的深深怀念无法统一。
面对这样一个与教参全然不同的结论,我想了很多。二期课改追求的是什么呢?我理解的是:全面
发展、
自主学习、开拓思路。显然,教条化的
教学方式、死板的教辅书、日渐严重的不爱动脑甚至是不会动脑的坏
习惯,都阻挠着我们
实现这个
目标。现在,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
课堂上,老师带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没有司空见惯的详细讲解;没有长篇累牍的课堂笔记;更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我专心地投入思考:究竟三味书屋里的生活有趣还是无味呢?同学们也都凝神沉思,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在这样的
教学模式下,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拿到一篇
文章后不再等待了,不再向老师投去求助的目光了。取而代之的是认真
阅读,带着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去读。手中的笔逐渐地不再满足记笔记的
需求,而是常常主动写下些内心的感受。
老师常说:“读一篇文章,要有一篇文章的收获。哪怕只有小小的一点,但只要是自己用心体会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正是在这点点滴滴中,我学会了阅读。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你学会了阅读了吗?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