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的黎母山下,一条大河蜿蜒流淌,河的上游叫马干河、下游叫龙牛河。湾岭镇大墩
小学有40多名
学生居住在河对岸,数十年来,两位山村
教师王文周、王升超必须涉水背他们过河上学、放学回家。(《新京报》2月3日)
大河挡不住孩子求学的梦想,也挡不住
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试图改变下一代人命运的期盼,但却让两位已到中年的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这一背就再也没有停下,整整度过了25个春秋”,可是在这令人悲怆的伟大面前,空洞的赞美其实很残忍,我们应该问:修一座桥究竟有多难,难道比“连续数十年背学生过河”还难吗?
修桥,不仅是两位山村教师多年来的期盼,也是大墩村人的迫切愿望。王文周和王升超表示:“我们别无所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离开
学校的时候看到孩子们能自己过桥上学。”但是这个并不奢侈的愿望,在遭遇冷峻现实的时候,显得如此的遥不可及。由于大墩村山高坡陡,必须建一座高架桥才能解决实际
困难。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建桥所需的上百万元
建设资金。而当地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000万元左右。
我相信这些情况都属实情,但我不相信贫穷是唯一的
原因,更不相信修一座能够让学生安然通行的桥,比让两位老师连续数十年背学生过河更难。财政收入少,但在“优先
发展教育”的时代大
背景下,教育
基础设施可曾真正做过优先的考虑?两位老师数十年背学生过河的事情,是否纳入过政府议事日程?当地有关部门到底有没有穷尽其了一切办法,全心全意地为解决这座桥的
问题而奔走,忙碌过?甚至,两位老师的事迹,还曾有意无意被当过光荣无比的典型性事迹,加以默许和颂扬,而从末想过改变?
两位乡村教师为什么难几十年如一日地超负荷工作?因为他们有山里人特有的坚韧,有老师对学生特有的挚爱,有教师工作者的伟大的奉献精神,所有这一切稀有的品质,才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凡人传奇”。但这背后,却是以透支两位教师的身体和健康,透支他们的热情和信仰为代价。他们现在仍在期盼,但总有一天他们会绝望。伟大的
人格力量可以驱使他们日复一日地跨越大自然的河,却无法使他们跨越由制度偏见和权力惯性形成的人为之河,那是教育的边缘化,对个体的歧视,以及对弱者的冷漠。
2007年10月,由南方周末等四家媒体发起了一项“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的公益活动,这个活动源于《南方周末》上的一篇名为“飞索求学”的报道。短
时间里,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第一座爱心桥的资金就已落实到位,此项活动仍在进行当中。这被视为“媒体的一次创举”。然而民间的力量终归有限,我们也不能奢望每一个问题都由民间来解决,但是,为孩子架一座爱心桥,让孩子能平安的上学,却是最起码的良知和责任,而这,需要全
社会所有人的努力,尤其是政府的职责。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评论:十年等于一座桥的价钱吗?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联系我们。